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人體自身擁有的31味心藥


為了充分發揮心藥作用,31個心你必須知道,這就是開心、放心、專心、粗心、細心、忘心、記心、好心、救心、強心、富心、明心、覺心、寬心、信心、決心、熱心、耐心、虛心、童心、誠心、愛心、有心、恆心、知心、苦心、鐵心、貼心、動心、正心、靜心。
  
  (1)開心
  
  開心是心藥一寶。要開心首先要胸懷博大,桐城宰相張英有詩雲:“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有這樣博大的胸懷,就活得開心。開心就要敞開心扉,心裡有話要說出來,對親人、對朋友說,開心地活著,活著就要開心。
  
  (2)放心
  
  放心同樣是心藥一寶。有的人的毛病就是不放心,其實,人不能只相信自己,也應該相信他人。要學會放心,真正地放下心來,世界本如此。
  
  (3)專心
  
  專心同樣是一味好心藥。有人說書法家、畫家長壽,作家中也有長壽的,如巴金、丁玲,因為他們專心於一項藝術,精神有寄托、有支柱,生活得很充實、很有自信、很有趣味,就可以戰勝病魔,強健體魄。
  
  (4)粗心
  
  粗心,是缺點,也是優點。水至清則無魚,人要是太精明了,是很難有知交的,也是很難長壽的。因有粗心,才有細心,兩者應是相互依存的。
  
  (5)細心
  
  細心是相對的,對於人體保健,一定要細心,對於疾病也要細心,在一些關鍵時刻對待關鍵問題更要細心。
  
  (6)忘心
  
  忘心是缺點,也是優點。有些東西是當忘的,一定要忘。如果你是癌症患者,我有兩條建議:一是忘掉重病,忘得越徹底、越干淨越好;二是積極治療,越早越好,越堅持越好。對於疾病,忘掉無疑是仙丹,甚至勝過仙丹。十二分的忘記,二十四分的治療。忘記是為了治療,治療的藥物是忘記,忘記加藥物等於治療手段,一定可以戰勝病魔。
  
  (7)記心
  
  當忘必忘,但當記必記。既記經驗也記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尤其是對保健、對生命的學問。心病還得心藥醫,治病要挖根,治根方能根治。心、肝、脾、肺、腎是人體的精華,也是生命與健康的精華,大凡精華之類的知識,都是不可以忘記的。
  
  (8)好心
  
  好人要有一顆好心,一顆善良的、仁慈的、高尚的心,為他人著想勝過為自己著想。體諒與同情他人,勝過體諒與同情自己。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應該倒過來寫即“寧可天下人負我,莫教我負天下人”。要以行善積德為己任,播種幸福的種子,希望他人能從中得到收獲,自己卻不必希望得到酬報。好心辦好事,好心不可辦壞事。好心辦了壞事,就要勇敢地負責,堅決地糾正。願使世界上的人都是好心腸、熱心腸。
  
  (9)救心
  
  天上也不會掉“金娃娃”。你生病也好、困難也好,要全靠你自己救自己。朋友、親屬相幫固然好,但那是“外力”,最終還是要靠你自己救自己。救自己首先要救心,醫好了心病,才能醫好體病。心裡滋生了希望,才能戰勝困難。找到心藥,識得心病,方能救心,不識心病、無法救心。
  
  (10)強心
  
  不要靠醫生打強心針,而要靠自己鍛煉一顆堅強的心髒。心強才是真強人,心弱決不能成強人。只有有強心才能戰而勝之,取而代之。為真理而戰,為人類幸福而戰,為戰勝疾病與死神而戰,大公無私,為民奉獻,才能是真正的強心。英雄之心,永遠堅強,是不可以征服的。
  
  (11)富心
  
  此富不是指發財之富,而是指精神財富之富。我總覺得人要學些生命之學、性命之學,即中醫學。知識就是力量,性命之學應是人們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學問。未必人人都能成為醫生,但決不可成為醫盲。洪昭光教授有句話:“你才是你自己最好的醫生。”說得妙極了,我完全贊同。富心中重要一環是中醫知識要富起來,才有健康長壽的希望。各項保健措施堅持不懈,一定會有效果的。
  
  (12)明心
  
  所謂明心,就是一顆明白道理的心,人要活得明明白白。年輕人不知奮進,坐吃“青春飯”;中老年人與麻將為伍,進入“四方城”,不識南北東西,甚至中風致殘而死。有些人自傷傾向嚴重,嚴重陰陽失調,用自己的雙手扼殺自已,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是怎樣死的。
  
  (13)覺心
  
  覺心使我想到覺醒,屈原說:“眾人皆醉我獨醒。”其實,有人能夠覺醒,有人是一輩子也醒不了。人就是應該不斷覺醒,文王覺醒而寫《周易》,孔子覺醒而寫《春秋》,沒有覺醒便沒有司馬遷的《史記》。遺憾的是,有些人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崇高的目標,但人活著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這個精神就是要為人類、為社會做出貢獻,就是要追求真理,為捍衛真理而獻身。
  
  (14)寬心
  
  寬心有兩重意義:一是胸懷博大,有理想,有見地,有追求;二是要寬厚待人,宰相肚裡能撐船。寬心是長壽之寶,健康之源,幸福之根。  
  
  (15)信心
  
  此兩字十分重要,對生活、對工作、對治病,都要有信心,信心是寶不是草。記得謝晉有名言:“人是要有一點驕傲的。”他所說的驕傲,就是信心,要有信心去追求真理。
  
  (16)決心
  
  生活要有決心,辦好事、做實事要有決心。當辦而未辦之事,只有下決心才能辦成。譬如為自己保健或治病,只有下決心才能堅持。決心也是長壽的秘訣,下決心保健,一定能健康起來,下決心治病,才能治好病。要當自己的主人,同樣要當死神與疾病的主人。從這個角度看,決心是一味心藥良藥,一定要好好培養,雷打不動地實現自己的決心。
  
  (17)熱心
  
  年輕的人,火熱的心,年老者又何嘗不應有“火熱的心”呢?熱心非常重要,只有熱心才能保持青春活力。對保健與治病一定要熱心,熱心對自己,熱心助他人。
  
  (18)耐心
  
  耐心是長壽的秘訣,長壽之人總是很有耐心的。學醫的人,搞保健與治病,更要耐心再耐心。對自己要耐心,對病人更要耐心。
  
  (19)虛心
  
  人是不可以驕傲的,尤其對自己的身體更是絲毫驕傲不得。譬如自己衰老了,不承認衰老不行。有位七旬老人,學過武術,自以為身體好,在擺滿建材的路上騎自行車,栽倒在水泥桿上而成為“白癡”,殊為可惜。“有容乃大”,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應是每個人生活的態度。
  
  (20)童心
  
  童心是純潔、單純、真誠而可愛的。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曾創造老頑童周伯通的形象——白發滿頭卻心如頑童。快樂是味良藥,可醫百病。童心,充滿好奇,充滿願望,擁有童心,才能擁有青春活力。
  
  (21)誠心
  
  經商要大力提倡誠信,養生與保健亦然。與疾病、死神斗爭,要努力做到誠心,心誠則靈。要誠心對大家,要取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切記不可說假話,更不能欺騙大家,不能胡亂吹牛。誠心是養生之本,這個本是大意不得的。
  
  (22)愛心
  
  愛情、親情、友情都要有愛心。人要自愛,更要愛人。愛心是最積極最有效的心藥。用愛心去鼓舞病人求生意志,比什麼藥都靈。愛心創造人間幸福,也創造人間奇跡,只有堅定的愛心,才有可能戰勝疾病與死神。
  
  (23)有心
  
  提倡做個有心人,尤其是研究保健治病之道,要時時、事事、處處有心。
  (24)恆心
  
  恆心是金,其實,人體保健方法並不在多,只要行之有效一到兩樣就行。慢性病的關鍵就是要有恆心去治,所謂行百裡者半九十,是要努力避免的。很多時候只要“再堅持一下”就離成功不遠了。
  
  (25)知心
  
  人貴在知心,很難得的是知心的朋友,要努力把病人當作知己朋友,這是很重要的知心。人要認識自己是不易的,既要明於知己,也要明於知人。知人要知心,治病更要治心。
  
  (26)苦心
  
  大凡要研究學問,不下苦工夫不行,只有“苦心”,才能“孤詣”。就學問來說,人體保健與治病更要嚴謹,也更要思想解放,不嚴謹不行,不解放也不行。
  
  (27)鐵心
  
  鐵心與信心相似,但鐵心比信心更有實用價值。鐵心就是堅忍不拔,毫不動搖,只要認准了方向,就再不回頭,也不中途停頓。
  
  (28)貼心
  
  要做患者的貼心人,與他們心連心,心貼心。幾乎所有患者的心情都是煩燥而憂傷的。只有貼心才能理解,才能找出治病的辦法,為他們卸掉思想包袱,這才是一味最好的心藥。
  
  (29)動心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對自己的心不可封閉,要有青春活力,要勇於善於接受新鮮事物,心的可貴之處是它的活動性。
  
  (30)正心
  
  全心全意為社會、為國家、為患者服務,就是正心。不要寄希望於他人的恩賜,而要寄希望於自己的奮斗。
  
  (31)靜心
  
  在任何困難情況下,我都提倡要靜心,只有靜心才能專心。心猿意馬、胡思亂想是最不利於保健與治病的。
  說了31個心,全是積極調動與運用心藥的治病、保健方法,你若能做到這31個心,即使是沉疴也能治愈。世間有許許多多戰勝癌症的患者,無不與積極利用心藥有關,只有堅強的求生意志與扎實而有效的保健與治病措施,才是癌症真正的克星。內藥治病的力量是強大無比的,而心藥則是內藥之中的君主之藥、關鍵之藥、寶貴之藥。朋友,你知道嗎?真正的靈丹妙藥就在你身上,就在你心中,就看你如何積極地開發與利用。

陳柏達:養生之道在適可而止


陳柏達:養生之道在適可而止

要健康長壽不可過度逞強。過度逞強會傷害身體。所以孫思邈告訴我們“六傷”和“十二莫”的道理:
  六傷  1.久聽傷神; 2.久視傷血;3.久臥傷氣;
  4.久立傷骨; 5.久坐傷肉;6,久行傷筋。
  十二莫  1.莫強食;2.莫強酒;3.莫強攀重;
  4.莫憂思;5.莫大怒;6.莫悲愁;
  7.莫大懼;8.莫跳動;9.莫多言;
  10.莫大笑;11.莫貪欲;12.莫懷恨。
  以上參見《備急千金藥方》第二十七卷。
  《備急千金藥方》也啟示我們:生活起居,一切動作都要柔和安詳,不可倉促粗暴,甚至連吐口水都不可用猛力。
  要修身養性必須做到“十二少”:  1.少思(因為多思則勞神);
  2.少念(因為多念則志散);
  3.少欲(因為多欲則志昏);
  4.少事(因為多事則形勞);
  5.少語(因為多語則氣乏);
  6.少笑(因為多笑則傷腎);
  7.少愁(因為多愁則心懾);
  8.少樂(因為多樂則意溢);
  9.少喜(因為多喜則忘錯昏亂);
  10.少怒(因為多怒則百脈不穩定調和);
  11.少好(因為多好則專迷不理);
  12.少惡行(因為多惡行則憔悴無歡);
  養生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向外攀緣。不攀緣外境,內心才會寧靜而不浮躁。常學習孔子說的“思無邪”,或者黃帝的“內視法”。(詳見《備急千金藥方》第二十七卷“道林養性篇”)
  遇到一切境界要隨遇而安,適可而止。時常輕微柔和地勞動身體,而不可運動到身心疲倦。更重要的是歷事煉心要把握。身動心不動”、“事忙心不忙”的原則。
  不可勉強思想,不可極目遠望,不可得意忘形喜樂過度,不可久談言笑徹夜不眠,不可沉醉嘔吐或者飽食即臥,不可極饑而食,不可極渴而飲,不可過饑過飽,或者強忍大小便。過飽會傷胃和脾,過饑會傷氣。五味都不要吃得過多,尤其不要吃冷到凍牙齒,或者熱到會燙嘴唇的食物或茶水。 
  夏天不可過度貪求涼快,冬天不可過度貪圖溫暖。(詳見《備急千金藥方》第二十七卷)睡覺最好不要吹電扇。

養生自然規律100條


養生自然規律100條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淨則身淨。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裡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淨心(就是佛教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洩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絡需要:清淨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淨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髒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裡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余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髒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0.人生不在年齡,貴在心理年輕;衣著不在時尚,貴在舒適合身。膳食不在豐富,貴在營養均衡;居室不在大小,貴在整潔干淨。 
21.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髒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治五髒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藥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藥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32.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3.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34.風寒陰陽暑濕,在在皆可使人致病。萬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虛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衛力,如衣食住等等。貧人有抵抗力,如氣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傷胃傷齒。貧人多餓,所食不雜,故無腸病。富人多逸,故多氣惱。貧人多勞,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盡則窮。窮人能勤儉,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衛力富,則精氣神之抵抗力弱。保衛力弱,則抵抗力強。
35.大病初愈,切忌理發洗足沐浴。
36.故求長壽無病,常強肉身。欲強肉身,當調伏精氣神。欲調精氣神,當拒絕擾亂之賊。欲杜此賊,當先攝心。欲求攝心,當化貪嗔癡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學心戒。但空口言戒,無益於事,必求開慧,方不為所愚。欲求開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37.能靜則仁,有仁則壽,有壽是真幸福。
38.一切修身修心法門,只有兩字訣:曰放下、曰回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頭,病者頓愈,迷者頓覺。此真無量壽者。
39.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
40.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現在病可去,未來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則神明,神明則機靈,靜者心多妙,觀機辨證,格外敏捷,見理既正,料事益遠,遇亂不驚,見境不惑,能一切通達,自無主觀偏執之弊,而大機大用,由此開啟矣。
41.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忌諱是嗔恚心起。這個時候一定要安然順受,讓心安定。然後慢慢調理,健康很快恢復。心安才能氣順,氣順才能除病。否則心急火上,肝氣受損,加重病情。心神寧一,那渾身的血氣,自可健全發揮。
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
42.子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
43.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44.午時屬心,此時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則心氣強。
45.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郁怒,不然必損肺傷肝,萬望注意。
46.人生一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強弱,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一個亂字,足以妨礙一切工作。
47.人生以血氣流通為主,氣滯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結毒為疖為瘰,為癌為瘤,皆是血氣不流通之故。氣以順為主,血以通為暢。百病無不先由氣滯,氣郁於內,肝先受傷。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第一尋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則一切自化。第二以藥石、按摩助其化除,幫助血氣之流通。
48.養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損氣,反而不美。另不可貪多,貪則無恆而性急,況百病由貪而起,不可再貪以重增病苦也。
49.心屬火、腎屬水,心腎相連。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濟,則蒸氣內發。各部機體運動,可求得健康。此可於舌上察知。舌無水則不活,故活字以三點水加舌字。舌上可以報告內部各種病狀深淺,以斷生死。
50.養身不在刻意,貴在自然順心;鍛煉不在朝夕,貴在持之以恆;情趣不在雅俗,貴在保持童真;活動不在多少,貴在量力而行;家庭不在貧富,貴在和睦溫馨;生活不在顯達,健康快樂就成;朋友不在貴賤,知音勝過黃金;距離不在遠近,常來常往最親。
51.靜養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52.修行要訣: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無他秘密。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包括意念、呼吸、肢體,做到:眼不觀,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嘗,口不納,心不想。此是唯一條件。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53.為了養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麼回事?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患得患失……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復啃過,怎麼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為什麼?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養生,並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麼死也就不再是問題。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54.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天天三更半夜還在網上的人,本身就是養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謂的名醫也是這樣。還有,他們的心量也是斤斤計較,試問這樣的人連自己都保不住,還怎麼醫人呢?
56.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一個貪字就含著禍。貪,患得患失會導致人得心髒病。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
57.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麼補陰,吃什麼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58.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干燒器皿,把內髒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
59.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裡,會把痼疾養好的道理。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松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五髒六腑,使人重新煥發活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並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人身體的每個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
60.人在松靜的狀態下,慢慢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在吸氣時,實際除了肺在吸氣,整個身體是在把體內的氣向外排,即把人的氣釋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氣時,實際人是在通過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氣。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61.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
62.運動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氣。
63.什麼是悟性?什麼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擾的人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看復雜了、做復雜了。繁和簡其實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復雜的一面。
64.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麼?佛是心。
65.現代的醫院,,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而好多情況下,是把不該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為什麼這麼說呢?就以“癌症”為例,癌症現在在人們的心裡=死刑。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症,那麼對於病人來講,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機。所以我講,現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嚇死的,是被精神壓力折磨死的。同時也是被醫院折磨死的。因為你一旦被診斷成了癌症,那麼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處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為你是癌症。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一切病從心治。只要你還活著,你就個生有生機。找到了這機,對症而治,你就會康復。
67.根據陰陽互抱的原理來看,清與濁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將與體內污濁之物相抱,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
68.污濁之物的產生一是因為食入不干淨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過多的食物,體內不能運化造成食物堆積成垃圾。
69.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他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有悟性的人會發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干什麼,不應該干什麼。所以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人雲亦雲。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到自己的悟性。那麼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很多人一聽到醫師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時,往往都會顯現出一副無辜的模樣,希望用切、割、毒、殺等外來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世上絕對沒有這種「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話,通常患者都會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經一連熬了好幾個通宵;有些人會說,自己最近吹了冷風、淋了雨;有些人則說,工作的壓力很大,常常頭痛又失眠。事實上,諸如此類現象,都是導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話說,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覺性夠的話,自然能夠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標。
71.真正的科學是什麼?就是因緣果報。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學。
72.沒有怕吃虧的心,沒有占別人便宜的心。換句話說,就是你能吃虧,別人就是要你命你都捨得,你都給他,而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去貪便宜,那你的心還能不定嗎?世人誰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定則氣平。所以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說,觀察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相隨心轉的結果。
75.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治五髒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78.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對付一些頑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從其他的相關方面突破。如治療腎病,肝病這些頑固之症,可通過調肺、脾等來達到效果。
80.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人只有悟到什麼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什麼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你順應這個過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麼會治不好病呢。
83.簡單和復雜是一對陰陽,越是復雜的事情,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同樣,看似最簡單的問題,你往往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這就和剛柔一樣,柔極能克剛,剛極柔不防。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有這個思路,遇到復雜的問題要去找簡單的方法解決,遇到簡單的問題不要忽視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和毛主席所說的那樣,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就是對問題給予藐視,對過程引起重視。
84.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麼?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5.什麼是平衡?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怎麼會傷元氣,失去平衡就是在傷元氣。經常處於平衡的狀態,元氣就會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陰陽之道就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任何一對矛盾,如果一方脫離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約了。那它離消失、滅亡就不遠了。你看,當今社會,都不喜歡制約,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其結果是什麼就可想而知了。陰和陽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個事物的出現,總有另它產生的因素,但同時總會出現另一因素來制約它。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道理。所以養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總有一個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時也會有一個制約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藥存在一樣。
87.什麼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制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這就是失去陽對他的制約了。
88.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也要應時,到什麼年齡就要學他這個階段應該學的東西,否則就是不應時,不順其自然。但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有多少是學了應該學的東西。小時候應該學什麼,應該學德,學孝道,接著學識字斷句,再往下學如何做事。到青年學如何優生優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學習養生之道。到了老年,學放下心態,安享晚年。繼續教育學什麼,就是要學這些。
90.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藥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當你把什麼學問理解到她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時候,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還感到她是那麼博大精深,深不可測,那是你還沒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見到茂密的樹葉,而沒看到她的根本,這時候你還是處於“有”的階段,沒有達到“無”的境界。一切離不開陰陽,萬事萬物離不開陰陽。這個根本就是陰陽。知其一,萬事畢。
93.凝神定氣,物我兩忘。---養生的真谛。
94.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五行相生相克的應用:凡是因五髒太過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對治。同樣,凡是因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決。這是運用五行的根本原則。
96.現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質生活方面下工夫,這種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們對於物質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一旦這種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們的就是無止境的痛苦。其實,物質能帶來的享受,精神也能;藥物能治療疾病,心理療法也能做到。所以,我們用一生來追求財富,不如用一生來培養出一種好的心態,讓我們的精神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
97.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
98.我們人體是一個充滿智能的機體,我們的身體有好多“哨兵”:牙齒、闌尾、扁條體等。本來一旦我們的身體有異常時(通常是“上火”),這些哨兵會立即做出反應通知大腦。聰明的人這時候就應該調整心態,檢討自己,讓自己平和下來。但現在我們的西醫都做了什麼?你疼不是嗎,我把你們通通切除掉。現在更有甚者,發明了一種儀器,你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打噴嚏嗎?我把你鼻子裡的敏感區神經燒毀,這樣以後你怎麼刺激它都不會打噴嚏了。西醫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可能我們再生病後,切掉的就是我們的五髒六腑了。
99.記住,我們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不要一出現這些症狀就濫用藥物。
100.很多重病或絕症,都只有一個理由:恨。當這恨沒了,病也必一起消失。這世間最難解的是綿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立春養生要注重養護肝髒 伸懶腰是最簡單方式


按照《中國天文年歷》,今年立春准確時間為4日零時13分,公眾應以此為准。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公歷2月4日左右為立春。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農諺更有“寧捨一錠金,不捨一年春”“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時至立春,人們會明顯感覺到白天變長了,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開始趨於上升。
  按照中醫的養生保健理論,立春節氣是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的轉折點。因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所以在春季養生具體到人體髒器而言,一定要重視養肝。
  怎樣護肝呢?除了遠離煙酒,注意飲食之外,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很多讀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清晨剛剛醒來或者工作比較勞累的時候,伸一伸懶腰會有說不出的惬意。其實,這是人體自我保健,特別是對肝髒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人體困乏的時候,氣血循環緩慢,這時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中醫有“人臥血歸肝”、“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之說。伸懶腰後,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這樣也激發了肝髒機能,使肝髒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對肝髒的保健效果。
  專家介紹說,真正的伸懶腰還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比如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時,盡量吸氣;放松時,全身肌肉要松弛下來,同時盡量呼氣,這樣鍛煉的效果會更好。對老年人來講,經常做這一動作,還可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你只管負責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你只管負責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辦公室裡坐在我對面的梅子是一個妙人。
  快四十了,還那麼講究:體重嚴格控制,衣服合理搭配,頭發每天一洗,鞋子必須無塵。辦公室的抽屜裡,杯子就有四只,分別用來喝紅茶、綠茶、花果茶、咖啡。用梅子的話說:“我是一個有紀律的人。”辦公室不忙的時候,大家嗑牙的當兒,梅子就學英語。問她有什麼用,答曰:“喜歡英語的優雅流暢。”
  看到梅子,總是讓人神清氣爽。她的原則是女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自己,都要有自己的精氣神:“老了,失戀了,離婚了,沒升職,都成了自暴自棄的理由,這哪成!多大點事兒呀,就這樣賴地上不起來,太嬌慣自己了……”對於梅子的妙人妙語,我五體投地。
  誰也沒想到,就這樣一個精彩的女人,老公還會旁逸斜出,繼而婚變。
  她的老公是我們系另一個教研室的主任。故事情節很老套,第三者是海藻一樣的年輕姑娘。懷了孕,主任選擇對她負責。
  梅子利落地離了婚。
  辦公室那些天氣氛尴尬:兩口子都是我們的同事,她老公還是不大不小的領導,對於這件事,大家只能三緘其口,不予置評。再想想梅子之前說過的那些什麼自暴自棄的話,不禁想:這不是一語成谶嗎!
  梅子卻真的不是紙上談兵。
  離婚後,對前老公的出軌種種,梅子沒在背後說過一個“不”字;前老公舉辦婚禮迎新人,我們教研室的人為表達自己的立場,一致決定不去參加。她勸我們參加,說怎能因為她一個讓全系的人尴尬;時間多了出來,梅子去練練瑜伽,學學畫畫,妝容也更加精致。離婚後的她,愣是沒露出灰敗的景象來。
  話雖如此,我還是為梅子的將來擔憂:快四十了,還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女兒,難道還能嫁一個同齡的青年才俊嗎?
  梅子私下裡跟我說:“小雅,別為我發愁。經過這件事,我發現:真正的幸福,是自己給的。”
  我相信梅子的能力,即使不嫁人,她也可以繼續做她的精彩女人。
  可別人不肯。
  這個“別人”,是我們學院的一個來自美國的外教。我們叫他奧斯卡。
  奧斯卡比梅子小兩歲,來中國是因為想學習中國的文化,等做夠三年,還得回美國繼承家族產業。他說梅子“太漂亮啦”。英俊的眼睛裡毫不隱瞞對梅子的愛意。對於梅子的女兒,老外毫不介意:“都是上帝派下來的天使。”一個又豁達又有趣的男人,充滿美國風味。
  如今,梅子把女兒提前送到了美國去讀書,梅子也正在辦各種手續,只等奧斯卡期滿,就一起飛往大洋彼岸。而美國的准公婆,已經幫梅子申請好了大學。到了美國,她准備去攻讀心理學的博士學位。
  梅子的眼裡流光溢彩,跟我說:“我們有愛情。”
  真相終於大白。
  生活之所以給梅子開這麼大一個玩笑,是因為她身邊的那個男人和她已然不再般配,當然要給她換一個,否則怎麼行?
  你只管負責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讓女人氣質改變,態度優美,一切如意的辦法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少女名叫寶女,特到佛陀之處,請問如何修養品格及說話時的態度,怎樣才能使言辭清淨。佛告寶女,有以下所列諸法,可以使少女言辭清淨,氣質改變,態度優美一切如意,常生快樂:      
1.羞慚:一個女孩子,要常常有羞恥、慚愧的樣子,才不會為人所厭惡。 
2.造德:一個女孩子,不可生缺德心,做缺德的事;凡是所言所行,一切造作,都要表現出一種女性柔美之德性。 
3.常懷恥愧:一個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切切實實的覺悟,自知廉恥,顏面上要有慚愧的神色,心裡也是覺得不好意思。 
4.等修於善:一個女孩子,在平時對身、口、意三業,要同時等修一切善法。 
5.不為劣惡:一個女孩子,不可作出卑劣而使人覺得厭惡的事情來。 
6.不索譏謗:一個女孩子的一切言語和行動,在人面前,在人背後,都要端莊,不可有招人譏評或誹謗之事。 
7.不為卒暴:一個女孩子,要養成忍辱的德性,千萬不可因些許小事,或遇不解的困惑,而尋短見,心存暴卒,都是不可以的。 
8.教化諸天:一個女孩子,平常要學習許多美妙的言詞,或布施濟世的道理,常常講給人聽,要以天使自居,使人聽了你的話,或是一則動聽的故事,人人都有快樂和光明優美的感覺,因受感化,死後生天。 
9.不興恐懼:一個女孩子,不要像個羅剎女,顏面上雖然美麗,而心中毒惡不堪,隨時制造恐懼的情緒,那是要不得的。 
10.燒諸惡趣:一個女孩子,千萬不可做出貪瞋癡,殺盜淫的惡事來,要常修戒定慧,有了智慧的光明,也就可把三惡道的種子燒焦而不生長了。 
11.開演善歸:一個女孩子,平常所作所為,都要以求最善良的歸宿為原則,不可輕浮放蕩不羁而妨害自己美滿的幸福。 
12.賢聖所命:一個女孩子,要時常有希聖齊賢的觀念,要常行聖道,自以為賢聖所命,做一個光明的使者。 
13.恭奉明智:一個女孩子,要時常有恭謹的態度,要奉行一切善業,要有光明的智覺。 
14.其內清淨:一個女孩子,要時刻保持自己內心的清淨,外表上要天真活潑,在內心要常樂我淨。 
15.善修於外:一個女孩子,於外表方面,要時刻注意修持,不良的現象,都要修掉;有了真善美的表現,使人見之而生歡喜。 
16.而愛言教:一個女孩子,無論在家或外出,都要保持一種謙恭和氣的美德,隨時接受他人的善言指教。 
17.分別言辭:一個女孩子,要時刻保持智覺,不可糊裡糊塗,無論聽什麼人說話,都要有判斷是非好壞的能力,分別其言辭,千萬不可受到花言巧語之徒所欺騙。 
18.言無誤說:一個女孩子,無論在什麼地方,向人說話,千萬不可誤說,以免害己誤人。 
19.口演柔軟:一個女孩子,無論對什麼人說話,都要以和雅音,出柔美語,不可粗聲大氣,說話似鳴鑼,則不美矣! 
20.言語殊特:一個女孩子,要有高尚的風度,優美的氣質,一般俗言俚語,野鄙之辭,不可掛在口上,凡是出言必善必美,使人聽起來有一種特殊的感覺為妙。 
21.口暢香潔:一個女孩子,說話要流暢,出言盡美盡善,使人聽起來,有一種口齒芳香,純樸聖潔的感受才好。 
22.而隨教命:一個女孩子,無論在家庭、在學校,或在親戚朋友之處,對於長輩有所教導,或命令作事,要隨而不抗,喜而樂從才對。 
23.無有欺詐:一個女孩子,隨時隨處,要品行端正,不可養成欺騙詐取的不良惡習。 
24.無所熱惱:一個女孩子,無論在任何地方,不可亂交,更不可隨便與異性為友,不墮情欲之中,保持清涼,不生熱惱。 
25.造業可愛:一個女孩子,所作所為,一切行為,都要使人不生厭惡,身、口、意三業為善,都要使人有一種清涼愛樂的感覺才好。 
26.內無有失:一個女孩子,無論在任何地方,內心上都要時刻光明覺照,起心動念,不可誤失。 
27.外亦無誤:一個女孩子,只要隨時保持心念沒有任何過失,而表現於外的,或在行為方面,也就不會誤事了。 
28.不為罪業:一個女孩子,無論在何處,只要心地純良潔白,內外無失,即不會造出任何的罪業。 
29.造眾福地:一個女孩子,要有慈悲的心腸,要好好地讀書,成就學業,或作善良的職業,所想所為,都是為了社會群眾,福利人群。 
30.樂於佛道:一個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樂於諸佛聖教,自覺覺人,自利利人,上求下化,而行菩薩之道。 
31.傳語至誠:一個女孩子,要特別注意,不妄言,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就是替人傳話,也要至誠,不可不實。 
32.言辄獲利:一個女孩子,凡是說話,言語之間不可傷人害己,凡所言語,動辄獲益,不可不利才好。

求福求財如何有求必應?

目錄:

1、菩薩不賜予眾生財富的緣故
2、世間貧窮的原因
3、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持戒的無比重要
4、有三類因果成熟最快,基本上都是現世成熟現世會報
5、《瑜伽師地論》《成實論》中開示哪些業會現世就成熟果報
6、如何造作善業能將所修福業變成定業
7、對於求世間福報如何去做才能有求必應呢
1、菩薩不賜予眾生財富的緣故


摘自:《攝大乘論釋》卷八 / 無性菩薩造 /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論曰。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屍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財位得大自在。何故現見有諸有情匮乏財位。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余無量有情損惱因故。是故現見有諸有情匮乏財位。此中有頌:

見業障現前  積集損惱故
現有諸有情  不感菩薩施


釋曰。今當顯說。由是因緣菩薩雖有財位自在而不施他。

“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於其財位。有重業障故不施與。勿令惠施空無有果。設復施彼亦不能受。何用施為。如有頌言。

如母乳嬰兒  一經月無倦
嬰兒喉若閉  乳母欲何為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雖於財位無重業障。而彼若得財位圓滿便多放逸不起善法。作是思惟。寧彼現法少時貧賤。勿彼來生多時貧賤。故不施彼所有財位。

“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生死心便現在前。求欲出離。若得富貴即生驕逸。故不施彼所有財位。作是思惟。寧彼貧賤厭離生死心常現前。勿彼富貴受樂放逸。不厭生死不起善法。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若當施彼滿足財位。即便放逸積集種種惡不善業。故不施彼所有財位。如有頌言。

寧使貧乏於財位  遠離惡趣諸惡行
勿彼富貴亂諸根  令感當來眾苦器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余無量有情損惱因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若得富貴。即便損惱無量有情故。不施彼所有財位。作是念言。寧彼一身受貧賤苦。勿令損惱余多有情。

復以伽他攝如是義故說見業障現前等。其文易了無煩重釋。」

摘自:《攝大乘論釋》卷九 / 世親菩薩造 / 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論曰: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屍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財位得大自在,何故現見有諸有情匮乏財位?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余無量有情損惱因故;是故現見有諸有情匮乏財位,此中有頌:

見業障現前  積集損惱故
現有諸有情  不感菩薩施


釋曰。此中顯示。由是因緣。菩薩雖得財位自在具足大悲。而不施與有情財位。

“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者。謂諸有情有障菩薩神力惡業。由彼惡業障礙菩薩無障礙智。由見此故。雖有堪能雖彼匮乏而便棄捨。此中應引餓鬼江喻。如江有水。無障飲者。然諸餓鬼由自業過不能得飲。此亦如是。江喻菩薩。財位喻水。鬼喻有情。如彼餓鬼不合飲用江中淨水。如是有情不合受用菩薩財位。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者。謂復有余補特伽羅雖無業障。菩薩見彼於相續中當生善法。若施財位。受富樂故障彼生善。作是思惟。寧彼貧賤順生善法。勿彼富貴障善法生。由此道理。雖得自在不施財位。

“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者。謂復有余補特伽羅。菩薩見彼由貧賤故厭離現前。作是思惟。寧彼貧賤厭離現前隨順善法。勿彼富貴不生厭離。由此道理。雖得自在不施財位。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者。謂復有余補特伽羅。菩薩見彼乃至貧窮常不積集諸不善法。作是思惟。寧彼貧窮不造諸惡。勿彼富貴集諸不善。由此道理。雖得自在不施財位。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余無量有情損惱因故”者。謂復有余補特伽羅。菩薩見彼得大財位即便苦惱無量有情。作是思惟。寧彼一身獨受貧賤。勿彼富貴損惱其余無量有情。由此道理。雖得自在不施財位。

為顯此義復說伽他。謂見有情有業障故。障生善故。厭現前故。積集惡故。損惱他故。不感菩薩施彼財位。是故現有匮乏有情。此略顯義。余廣易了。」
2、世間貧窮的原因

摘自:《解深密經》
觀自在菩薩白佛言。 世尊。若諸菩薩具足一切無盡財寶成就大悲。何緣世間現有眾生貧窮可得?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是諸眾生自業過失。若不爾者。菩薩常懷饒益他心。又常具足無盡財寶。若諸眾生無自惡業能為障礙。何有世間貧窮可得?

譬如餓鬼為大熱渴逼迫其身。見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過是諸餓鬼自業過耳。

如是菩薩所施財寶。猶如大海無有過失。是諸眾生自業過耳。猶如餓鬼自惡業力令無有果!

3、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持戒的無比重要

轉自:《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
…………

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為五。一者樂殺。二者樂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

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秏減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羅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饑渴。長命惡色惡力惡名等事。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復受惡色短命貧窮。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減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秏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所呵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墮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名饑渴苦惱壽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於妄語。是人現得惡口惡色。所言雖實人不信受。眾皆憎惡不喜見之。是名現世惡業之報。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大苦楚饑渴熱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說雖實人不信受。見者不樂。雖說正法人不樂聞。是一惡人因緣力故。外物一切資產減少。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斗诤。惡名遠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為一切之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饑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亂。不能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產臭爛。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為邪淫。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淫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饑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

4、達真堪布開示:有三類因果成熟最快,基本上都是現世成熟現世會報

大恩上師達真堪布開示:

果報的成熟有三種情況:現世現報、來世再報、生生世世以後再報。好比我們種莊稼一樣,有些莊稼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獲,有些莊稼幾個月後才可以收獲,有些莊稼甚至要一年後才能收獲。

在哪些田裡“種莊稼”收獲快呢?佛講,在福田、恩田、悲田裡播種收獲快。
福田是佛、菩薩、上師。他們是種福最好的良田,故稱為福田。以他們為對境,無論是修善業,還是造惡業,果報成熟得都非常快,基本上都是現世現報。若是恭敬他們,供養他們,果報非常殊勝;若是輕視他們,傷害他們,惡業非常嚴重。

恩田是現世的父母。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以他們為對境做善事或造惡業,基本上也是現世現報。還有其他如父母般的恩人也屬於恩田。不能恩將仇報,要知恩、念恩、報恩,否則罪過也非常嚴重。

悲田是可憐的眾生。比如對病情嚴重的人,對處在艱難困苦當中的眾生,對處在哀愁、絕望境地的眾生等,做善事了,果報非常殊勝、不可思議。若是不憐憫他們,連一點同情心都沒有,甚至還對他們進行誹謗或傷害,惡業也非常嚴重,基本上都是現世現報。


南瞻部洲也叫“業地”,就是善業或惡業的果報成熟非常快的地方。相對來說,南瞻部洲的眾生有這樣一個特點,現世現報多一些。

來世再報是人死了以後報的。比如說無間罪就是來世再報的,死了以後不經過閻羅王的審判,直接墮入無間地獄。又如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來世再報,若是具足了往生的四個因素,臨終時佛菩薩會直接將他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不用經過閻羅王的審判。有的過了三世、四世、五世……甚至幾十世、幾百世再報的也有,這都是很多生生世世以後再報的。如果當下沒有什麼報應,不能認為沒有報應。“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業是不會消亡的,總有一天會成熟,而且必定會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

如果既修善業,又造惡業了,是善業先成熟,還是惡業先成熟呢?這要看善業和惡業哪一個果報嚴重,相對嚴重的那個先成熟。此時,我們可以通過修有漏的善業,阻止惡業的果報成熟。當善業的力量超越了惡業的力量時,先報善業,不報惡業。如果善業和惡業輕重程度一樣,哪個靠近臨終哪個先成熟。如果善業和惡業距離臨終的時間是相等的,往昔哪個習氣重、串習力大,哪個先成熟。如果串習力是一模一樣的,就要按照造業的順序,哪一個造業在先,哪一個先成熟。先造的是惡業,就先成熟惡業的果報;先修的是善業,就先成熟善業的果報。所以大家要利用生命的每一刻來行持善法。
5、附:《瑜伽師地論》《成實論》中開示哪些業會現世就成熟果報呢?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抉擇造業有八種情況,當在現世受報。即

(一)如果由增上顧戀意樂,顧戀身體、財物等,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
(二)或由增上不顧戀意樂,不顧戀身體、財物等而作諸善法;
(三)或對有情眾生,增上損惱;
(四)或對有情眾生,增上慈悲;
(五)或對三寶對境,增上憎害;
(六)或對三寶增上淨信,勝解意樂;
(七)或對父母諸尊重等有恩的對境,由增上品,以酷暴背恩等所有意樂,造作不善;
(八)或對父母等,由報恩的意樂所作之善法。


以下就現法受報的八種情況列舉公案為證:

隋朝終南山釋普安,乃一聖僧。凡他所到之處,信眾雲集,人們競相設齋供養。一日至大萬村,村人田遺生,家徒四壁,十分貧寒,家中四女均衣不蔽體。長女華嚴,年已二十,自顧毫無他物,只有粗布兩尺,欲供之財。痛念此生赤貧不能作福,華嚴仰屋悲歎,這時忽見梁上孔隙之中有亂禾一團,於是取下觀察,得黃粟十粒。華嚴將谷磨去秕糠,想以此與粗布供養僧眾,但自顧無衣,不能出門。乃於黑夜匍匐前往,以布遙擲僧房又將十粒粟米親手置於飯桶中,心中默默祈願:我以前世的悭貪,現在受此苦報,今於佛前,求哀忏悔,以此微薄之物供養僧眾。如我貧窮業報,從今已盡,願甑①中所炊之飯皆變黃色。祝畢掩淚而返。明晨見甑中所炊五石米飯,其色盡黃,眾皆詫異。後來人們得知此事緣由,都十分驚歎。於是好義者,各以財物濟之,後該女出家學道。

田氏女罄其所有,以極其殷重、虔誠之心,供養僧眾。境重心殷,善力極強,故而感應得以立即現前,而宿業悭貪之業也隨之竭盡。

道攜,不修戒行,廣營田業,積累布絹绫绮,數以萬計,卻悭貪吝啬,不拔一毛。後忽得重病,隱處閉合,便利不通。臨命終時,寺中有一法師為他說法,令他稍得開悟,遂捨資財三分之一,財捨之後,他的病立見輕愈,不久病好。數日之間,道攜檢查閣上,見閣空無物,便又憶起財帛,心中顛狂,口中喊賊,說:“諸寺眾僧來動我物。”同伴勸谏,攜無醒悟,法師只得遍告諸寺,取還財物。之後,道攜叫聲方止。不過一兩日,舊病仍發,痛苦較前更劇。又請法師,重求改悔。法師呵責,勸他放下貪執,重捨前物。後病又愈,病好之後,追憶起錢物,心又懷恨,數日即死,死時目如大盞,通體紅赤。

這是由增上顧戀意樂,貪執資財顯現的現報。

昔年乾陀衛國有位屠夫,欲將五百小牛悉數屠宰,當時有位內官(太監),以金錢將牛贖出放生,諸牛因而免於死難。以此因緣,內官現生就恢復了男根。

內宮對有情眾生,增上慈悲,救護幼牛,現生感得的花報就已如此殊勝,其後世的善報更是無法估量了!

昔年有群牛販,驅牛趕路,途中糧盡,饑渴交迫,當時眾人共議:眾牛終非己物,不如割取牛舌以充饑腸。隨即將鹽塗於牛口,牛貪鹹味,伸舌便舐,牛販速以利刃截取牛舌,將牛舌放於火上燒烤,這些被活活割下的牛舌成了牛販渴望已久的盤中美餐。一頓飽餐之後,牛販相與來到水邊澡漱,他們口嚼楊枝,以楊枝揩齒之後,擘以刮舌,這時突然大禍臨頭,眾人的舌根有如爛果,一時都斷落了。這是對有情眾生增上殘害,由極重的惡業力於現身立即顯現的苦報。

晉法橋,少時喜愛詠誦,而乏音聲。於是絕食忏悔,以七日為期,禮拜觀音,以求現報。時同學苦谏,法橋不聽。到第七日,感覺喉內豁然,索水飲之,自此經聲嘹亮,可傳一裡之遠。
這是對三寶增上淨信,依淨信力禮拜而得的現世感應。

太陽平侍者,是洞宗明安禅師的高足。一日琅琊廣昭禅師來訪,明安雲:“振興洞上一宗之人,非遠即覺也。”廣昭雲:“有平侍者在。”安雲:“平舊習深厚。”並以手指胸說:“此處更不佳。”又捏拇叉中表示說:“平以後會死於此處。”等明安圓寂,平居於大陽,想謀取師生前李和文都尉所施的黃白物,不惜毀師靈塔。當時雖然山中耆宿也曾懇切勸阻,平不聽從。等到發塔之時,镢師顏面貌如生,薪盡俨然。眾人都驚異不已,而平又更镢破師腦,添加油薪,頃刻成為灰燼。眾人將事報於官府,告平謀取塔中之物,官判不孝,令其還俗。諸方因其人品格不端,都棄之不顧。平流浪無所依,後於三叉路口被大蟲所食,竟然未免明安禅師的預記。

平侍者昧卻天良,見利動心,忘恩負義,竟然焚毀師身,罪業極重,所以於現世即現前報應。

太和楊黼,辭別雙親,入蜀訪無際大士。途中遇一老僧。僧問楊黼到何處去,楊黼答:欲訪無際大士。僧說不如去見佛。楊問:“佛在何處?”僧說:“你盡管回去,如見倒穿鞋、披某色衣的那個便是。”楊黼聽信,遂返回家。到家時天色已晚,楊黼敲門,母親聽到,急披衣、倒穿腳走出門來。楊黼一見,正好和老僧講的一樣。楊黼當下驚悟,自此之後,盡心竭力孝敬母親,並親注《孝經》近數萬言,一日硯滴將干之時,池水忽然盈滿,人們都說這是至孝的感應。

生身父母,恩重難量,是我們必須尊重的對境。《親友書》雲:“若人孝父母,其家有梵王,現召善名稱,來世生天堂。”所以對父母只要略作損益,感應有如桴鼓,至為迅速。

六朝時代,高人名士都崇信《孝經》,那時的人常以《孝經》來殉葬或追薦亡靈;病時誦《孝經》,可得痊愈;爭斗時誦《孝經》,可得和解;著火時誦《孝經》,可得熄滅等等,有種種不可思議的感應。

宋吳孝婦,丈夫早亡,無子。吳孝婦承事婆婆至為孝順。婆婆年老,眼睛有病,念及媳婦孤單,想召一義兒。孝婦哭告婆婆:烈女不事二夫,我當竭力奉侍婆婆。當時,孝婦為鄉裡緝麻絡絲,所得的錢全部用來奉養婆婆。有時得了美食,就悄藏於懷,帶給婆婆享用。一次飯還未熟時,因鄰母召呼而出門,婆婆怕飯過熟,欲將飯盛於盆中,因眼病看不清,誤將飯倒入穢桶。孝婦回來見後,一言未發,急往鄰家借飯給婆婆吃。自己卻悄悄以水洗污飯再蒸著吃。一天孝婦忽夢兩青衣童子駕雲而來,引其入朝谒見天帝,帝說:“你一村婦,能奉事婆婆,勤苦盡心,實在可欽可重,現賜你錢一千文,可拿去供膳,從今以後不須為人傭作。”孝婦夢醒,見床頭果然有錢千文,這千文錢用盡復生,綿綿無窮。

程惡子,得一子極其寵愛,但對父母卻極為凶暴。母親年老,常被打罵。一天,母抱其子,不小心將孩子落地,額頭受傷。惡子歸來,認為母親故意傷害其子,聲色甚厲。母親害怕,就去女兒家避了幾天。但惡子仍然怒氣未消,藏刀於身前去接母,惡子對母親說:“孩子傷已痊愈,可速回家。”母親便依從他,等到中途偏僻之地,惡子取刀刺母,不料刀刃反向而來,朝其肋下插入,腸子透出。後來其屍屢埋屢發,最後鴉犬食盡才算了結。

以上兩則分別是對有恩對境報恩行善、背恩作惡所感的現世報應。
《俱捨論》雲:“由田意殊勝,及定召異熟,得永離地業,定召現法果。”

論中舉出定召現世果報的三種情況:

(一)對於殊勝的福田、功德田所作的業;
(二)造業時發心非常猛厲;
(三)指相似的現法受,當修道步步升進,欲得聖果之際,往昔的業會於此時紛紛現前果報,比如修行人快要證得不來果而超出欲界時,宿世、今生所造的欲界之業紛紛成熟,就會後報先受、重報輕受。這就如同一個人即將永別曾經久住之地,前往他鄉安居,這時該地的所有債主都會前來索債。

對於功德田,《俱捨論》舉了七種情況:“於佛上首僧,及滅定無诤,慈見修道生,損益業即受。”

①佛。②比丘僧團。(以下五種是對單個補特伽羅而言。)
③滅定:不論是世間或出世間的滅定,當安住滅定之時,煩惱寂滅,相續中非常清淨,出滅定時,補特伽羅就好似從涅槃中來一樣。
④無诤:入無诤定時,對無量眾生都不生煩惱。
⑤慈:入慈定時,對無量眾生都生起不共殊勝的饒益心,相續中緣無量眾生而不捨離。修無诤定與慈定,相續中緣無量眾生,明顯積累了不共殊勝的功德,所以出定之後即成殊勝的功德田。⑥見:即見道聖者,因其已斷見道應斷的一切煩惱。
⑦修道生:即通過修道,斷盡一切修道應斷之惑而成就的無學道聖者。對以上七種功德田作損益之業,就會在當生現前果報。


昔日,不敗佛出世之時,一修道人在佛前出家,後來成為三藏法師。一日僧團之中出現爭吵,而此三藏法師幸災樂禍,由他鼓動,诤論愈演愈烈。這時另一持經藏的比丘出來使诤論平息,三藏法師見此,頓時嗔心生起,罵道:“哪位女人息此诤論。”因在僧團之中造了惡口之業,這位三藏法師現生就變為女人,而且後五百世都墮為女身。

順後受報的例子:有一屠夫七生以來常操屠業,卻不落三塗而生於人天,這是由於七生之前曾經供養辟支佛一食,以此福力七生不墮惡道,但過七生之後,這七生所造殺業必次第成熟而感惡報。

或有人疑:既然因果之理真實不虛,為何有人一生行善,反遭坎坷;有人一生造惡,卻安享福祿。

答:因為我們流轉生死,不只今生一世,過去已經歷無量世。今生行善遭禍,禍是前世惡業之報,並非今生行善感得,今生所行之善,必於將來產生安樂;今生造惡享福,福是前世善業之報,並非今生造惡感得,今生所造之惡,必於將來感受痛苦。所以因果報應通於三世,如局於一生,似有不足信之處,但放眼三世,則善惡報應必無錯亂。

又修行人雖入佛門,以為修行可使人生圓滿幸福。但不可一概而論,修行人亦有多類:一種雖然表面信佛修行,但未遵循因果之道如理取捨、斷惡修善,反於佛門之中濫用僧物、侵損常住、說大妄語、破僧和合、辱慢師長、追求世法……因其所行與佛法背道而馳,以造惡只能感受苦報,焉得三寶加持?豈可反說因果不實、佛法不靈?

又有一種,雖然身入佛門,但泛泛悠悠、懈怠散慢,心無幾時能安住於佛法上,憑此微弱善力,難以抵擋無始惡習,既然阿賴耶識上的惡業習氣種子未曾伏得半分,又欲遠禍得福,以一杯水救一車燃火之薪,豈有可能?最後一種,法融於心,勇猛精進,因與佛法已得相應,所以宿世積業提前受報,使本為召感惡道、當受重苦的猛業,由於修行的力量,重報輕受,以輕微的病苦等即得消盡。如人欲沖出重兵的圍困,必經一番艱苦的厮殺,一旦突出重圍,自然永得太平。所以修行愈增上,反而種種苦報愈快現前。

《金剛經》說:“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修道之人,難免違緣障礙、身心疾苦,但遭遇逆境之時,應作消業想,生歡喜心,因借此身心小苦消得多劫重罪,故應歡喜。如此心不退轉、盡管徑直行去,自有業障永盡、得享大樂的一日。
6、如何造作善業能將所修福業變成定業?——造惡道理亦相同

摘錄於《優婆塞戒經》卷七業品第二十四之余
……

何因緣故名果報定:常作無悔故專心作故樂喜作故立誓願故作已歡喜故,是故是業得果報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

……

7、對於求世間福報如何去做才能有求必應呢?

摘自:《瑜伽師地論》
雲何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謂諸菩薩若見有情求飲食等十資身具。
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及諸沙門婆羅門等。廣說如前。乃至若能受持淨戒。如是我當隨汝所欲施飲食等諸資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如是菩薩若見有情來求種種田事宅事。諸阛阓事。王事域事。財事谷事。或有來求諸工業處及諸明處。或有來求共為朋友。或有來求共結婚媾。或有來求共作邑會。或有來求助營事業。
菩薩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施汝田宅廣說乃至助營事業。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有諸愆犯或被舉訟。或作種種不饒益事為他所拘。將欲刑縛斷截。撾打毀辱。迫脅驅擯流移。或他所執欲捶縛賣。
菩薩爾時隨能隨力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脫斯難。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遭遇種種王賊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惡名諸怖畏等。
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免斯畏。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欲所愛會求非愛離。
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遂汝所願。令所愛會及非愛離。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為疾所苦。
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救汝病苦令得安樂。

彼諸有情既為菩薩如是立要。於諸善品速疾受學。於諸惡品速疾除斷。菩薩皆能遂其所願。
當知是名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按:
這段文字非常重要,對於向諸佛菩薩求願的人來說,細細玩味體會,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收獲!

說白了,向菩薩求願,最好和菩薩之間建立一個契約,約定自己必須捨棄一切惡業,修行一切善業,乃至孝養父母護持三寶,等等。然後請菩薩賜予某願滿足!
文中談及求婚、求財等等,諸位想想,凡夫得財之後用財富造作惡業,得到婚姻之後縱欲,一切都和修行善法相違背!絕非菩薩賜予願望的初衷!
所以,菩薩賜予眾生願望,希望眾生先有一個承諾,一個契約,一切合同!菩薩滿足你的願,你就兌現你的承諾,你要是不兌現,滿願中途願望還會破敗不如意!
最好將自己和菩薩所求的願,和自己的具體承諾,寫成文字性的東西,對諸佛菩薩禀告之後,這個文字性的東西要嚴密保存,不可遺失!遇到自己放逸的時候,詳細看看自己的承諾,按照承諾去做,不然的話,很多已經滿足的願望,還會失去!沒有滿足的,也不會如願!

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


一天,佛陀站在雲端俯瞰人間,他看到城市裡熙熙攘攘,人們都在匆匆地前行。佛陀若有所思地問他的弟子:“弟子們,你們看呀,人們整天都忙忙碌碌,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弟子們雙手合十,恭聲答道:“佛陀,人們整天這樣地忙忙碌碌,不外乎是為了‘名利’二字。”
“那麼,有了名利又能怎樣呢?”佛陀接著問道。
“有了名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有了利可以滿足肉體的奢侈。”一個弟子回答。
“那無名無利的平民百姓,他們整天到晚勞累忙碌,又是為了什麼呢?”
“佛陀,平民百姓勞累忙碌是為了養家糊口,穿衣吃飯。”一個弟子平靜地答道。
“穿衣吃飯又是為了什麼呢?”佛陀接著問。
一個弟子站起身來,躬身答道:“佛陀,人們吃飯穿衣是為了滋養肉身,享盡天年的壽命呀!”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環視著弟子們,沉靜地問道:“那麼,你們來說說肉體生命究竟有多長久?”
“佛陀,有情眾生的生命平均起來有幾十年的長度。”一個弟子充滿自信地回答。
佛陀搖了搖頭說:“你並不了解生命的真谛。”
另一個弟子見狀,充滿敬重地說道:“人類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燦爛似錦,冬天則枯萎凋零,化為塵土。”聽了他的話,佛陀露出了贊許的微笑,說:“你能夠體察到生命的短暫迅速,但是對佛法的了解,仍然限於表面。”
這時,又聽得一個無限悲怆的聲音說道:“佛陀,我覺得生命就像蜉蝣蟲一樣,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過是一晝夜的時間!”
“喔!你對生命朝生暮死的現象能夠觀察入微,對佛法已經有了進入肌肉的認識,但還是不夠透徹。”
在佛陀的不斷否定、啟發下,弟子們的靈性越來越被激發起來。這時又有一個弟子站起來說道:“佛陀,其實人們的生命跟朝露沒有什麼兩樣,看起來不乏美麗,甚至有的時候是如此的淒美壯觀,但是只要陽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蒸發消逝在這個空間而變得無影無蹤了。”佛陀含笑不語。弟子們更加熱烈地討論起生命的長度來。後來,一個弟子站起身來,斷然地說道:“佛陀,依弟子看來,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語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著佛陀,期待著佛陀的開示。
“嗯,說得好!人命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間。只有這樣認識生命,才能真正體味生命的精髓。弟子們,你們切不要懈怠放松,以為生命很長,就抱著‘明日復明日’的心態活下去,像露水有一瞬,像蜉蝣有一晝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幾十年。其實生命只有一呼一吸這樣的短暫呀!你們應該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每一時刻,勤奮不已,自強不息。”
生命短暫,值得珍惜。在擁有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虛度。珍惜生命中的所有,不斷前進,才不枉度此生。

轟動全球的輪回轉世的實例


轟動全球的輪回轉世的實例

現在佛教的因果說,已經相當普遍地為西方知識分子所接受,再世與輪回之說,亦己成為異常熱門的話題,他們不再盲目排斥未知為迷信。有一位名叫維珍尼亞.摩路的女士,接受了加拿大國家電視公司的訪問,三十多年前她的新聞轟動了全世界。根據電視節目主持人介紹說:“摩路女士在一九五六年被生活畫報刊介她的再生故事,吸引了全球的心理學家、宗教家,心靈學家的注意。摩路女士現在看來六十歲左右,一九五六年她大約二十多歲。她從小生長在美國的丹佛市,從來沒離開過家鄉,因為患有一種特殊的過敏症,對於某種氣體和食物都敏感,病發時會呼吸窒息,有生命危險,這種病使醫生束手無策,建議她請精神醫生治療,在歷次的催眠治療過程之中,她陸續吐露出潛意識中的隱秘。她的口音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滿口講的是愛爾蘭土浯,她所描述的家庭環境與事實不符,都變成了愛爾蘭一處鄉村農捨家園。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愛爾蘭人。她把愛爾蘭農家的一切敘述的歷歷如繪。她的敘述引起醫生的驚異,問她叫什麼名字,她自稱是墨菲。問她何時出生?她答是一七九八年。問她是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是在十八歲時患病死亡的。問她的病況,恰與她的過敏病相符。她從催眠狀況醒來之後,即茫然不能記憶她講過的事。醒來之後的口音又恢復了原有的美西口音。醫生調查她的身世歷史,並無任何愛爾蘭關系,她也絲毫不懂愛爾蘭土話。摩路女士醒時是摩路,催眠後卻變成十八世紀的愛爾蘭鄉村少女。心理學家認為她具有雙重人格。但是後來根據心靈學會多方面調查和獲得愛爾蘭熱心人士的協助,竟查出了十八世紀確有那麼一個死於窒息,心髒麻痺的愛爾蘭少女墨菲。
這件案子當時驚動了很多國家的醫生、醫藥協會、科學家,無人能夠解釋她怎能知道一個兩百多年前病故的異國少女的一切詳情。她從未離開過家鄉、讀書不多,又從何而得悉重洋以外的一個古代村女的故事?若說是巧合,又怎能把家族人名歷史都說得—點不差?總之經過各方面的調查證明,她並無偽造故事,而且很多細節都符合事實。在三十多年前的科學界,是不會輕信她是墨菲再世的,頂多也說她具有無法解釋的知覺或雙重人格。但是最近,西方漸漸接受再世的觀念,很多人記起了她。所以連加拿大國家電視,那麼嚴肅的電視台,也請她來訪問一番了。
記者問:“你當年經過催眠治療之後,獲得了什麼效果?”
答:“心理醫生給我的催眠治療,使我漸漸發現我的前生,我知道我的過敏症來自前生,起源於家庭妨礙我的戀愛。我知道了病源之後,我的病就漸漸好了。”
記者問:“你現在還有過敏病嗎?”
答:“再沒有發作過了。”
記者問:“那是致命的是不是?”
答:“是的,一發作就窒息氣絕。”
記者問:“在催眠治療之前,你是否知道自已有前生?”
答:“我不知道自己有前生,但能時常講些離奇的瑣事,都不是今生發生的,使家人感到詫異,自己也不明白這些印象從何而來。”
記者問:“現在你仍相信你的前生是十八世紀的愛爾蘭少女墨菲轉世嗎?”
答:“我完全深信。”
記者問:“沒有絲毫的懷疑嗎?”
答:“毫無懷疑。”
記者問:“你前生的事有何證明嗎?”
答:“三十多年前經過許多專家學者考證,許多事實都符合記錄。
記者問:“墨菲只不過是一個普通鄉村少女,難道也有歷史記載嗎?”
答:“愛爾蘭地方法院、法醫驗屍報告證明保留有記錄,證明有此人,出生登記的記錄也符合我講的資料,其他當地發生的大事,我講出的都符合歷史,她的家庭人名也都符合。”
記者問:“你從來沒有去過愛爾蘭?”
答:“後來去過,特別為此事去過,我能夠認識當地的大致道路,山城的變遷很小,仍和兩百多年前差不多,我能找到前生居住的故居和前生的墳墓,無須人引導。”
記者問:“真有墨菲其人的墳墓?”
答:“真的有,我立刻就找到了。”
記者問:“當時必然是轟動一時的大新聞了?”
答:“英國,愛爾蘭和美國的記者成群跟著我去找的,事情的確吸引了很多國家注意,以致各國都爭相報導,生活畫報也登出來了。”
記者問:“你自己怎麼解釋這種奇怪的事呢?”
答:“我無法解釋,只好讓科學界去研究吧!
記者問:“現在仍有科學界找你談談嗎?”
答:“仍有不少人來找我。”
這時電視上展出一部分三十多年前的報紙和生活畫報,證明確有此事。

南懷瑾:怎樣讓小孩不怕鬼,不被外力侵奪


南懷瑾:怎樣讓小孩不怕鬼,不被外力侵奪

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
睡覺時夢到怪夢。鄉下有些人家門口會來一些怪鳥,北方怪獸很多,在荒山野嶺特別多。
‘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或家裡怪事出現,譬如有些人家門口、屋頂上有條蟲掉下來,或絲絲掛下來,一定出問題,這是家裡不平常的事,百怪出現。
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
家裡碰到怪事出現或作惡夢,你心裡不安的話,以眾妙資具,供養藥師佛,這些就不會有了。
譬如本省有些害人的,據我所知,鄉下有畫符、念個咒子,把女孩、男孩害了,本省鄉下很多,現在還有。破除的方法,只要虔誠供養藥師佛。
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師子,虎狼熊罴,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
尤其在山嶺邊遠地區,廟子在山林中的,這些事情免不了,蝼蟲螞蟻非常多,困擾得厲害,普通廟子上念普庵咒,不過大叢林上不大念,除非不得已,初一、十五念一次。普庵咒一念,所有螞蟻立刻消失,很怪的,咒一念很靈光。
最近有同學要作實驗,來找我學普庵咒,我印了一份教他們念,一念之後,他們嚇住了。我說不准念了,螞蟻也是生命,一念,螞蟻立刻搬家,都要逃。所以叢林上的廟子不隨便念普庵咒。
普庵咒是宋代禅師傳下來的,是真悟了道,開悟了,到八地破了重關境界,八地以上菩薩都能自說陀羅尼,自說咒語。普庵咒效果非常厲害,藥師如來咒也是一樣,住山的時候可以用。
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我們政-府在重慶與日本抗戰時,虛雲老和尚還在。國民政-府主席是林森先生,總統府前面所立的就是他的銅像。他們都是虛雲老和尚的皈依弟子,把虛雲老和尚特別請到重慶修護國息災法會,顯明法師就是跟著虛雲老和尚的首座,我跟他在重慶就認識,師兄弟就是這一段結的緣。密壇是貢噶活佛,還有根桑活佛好幾位,密壇當時也念‘藥師經’。不管這個法門如何,過了兩三年就勝利了。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余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
就這一輩子,肉體到死的時候,一口氣斷了,叫‘盡形’。‘不事余天’,不亂拜,不迷信。‘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全心全意,皈依三寶,好好受持佛戒。
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
就是說自己犯了戒,怕墮落,如果能夠專念藥師佛的名號,恭敬供養,必定不會墮落到三惡道。這是藥師佛幫忙把一切破壞之戒,給你彌補過來。
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贊,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
女性碰到難產時,現在醫院很方便,但生產到底痛苦,如果當時至心念藥師如來名號,不但眾苦皆除,而且還有以下好處:
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生下來的孩子不怕鬼怪。小孩子在兩、三歲時最怕外力的侵奪,這種非人,不屬於人,屬於鬼,或屬於看不見的一類,現在的細菌屬於這一類。傳染病是什麼東西呢?屬於餓鬼道的東西,最微小的細菌決不是肉眼所能看見,顯微鏡放大到最大倍數有些也看不見。所以這一類皆屬非人,念藥師咒、藥師佛號有效果。
《藥師經的濟世觀/消災免難》

給別人留面子、全聲譽——學習費善人養福祿


給別人留面子、全聲譽——學習費善人養福祿

1. 誰要享受人生的樂趣,希望過好日子,就得禁止舌頭說壞話,禁止嘴唇撒謊。
2. 他們毀謗所不曉得的事,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
3. 十誡: 說人壞話、不盡力保護他人的身體與名譽。
4. 人的舌頭就是火,如從地獄裡點著的,能害人一生
------------------------------------------------------------------------------------------------------
這句話給我很深刻的印象: 盡力保護他人的身體與名譽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 乃至布施都不希望別人覺得是在接受施捨, 盡力保全他人的自尊.
下面還有一個故事, 盡量保全他人聲名:
費耕亭觀察(官名)的祖父,開了一家南北土特產雜貨店,慷慨仗義,鄉鄰稱他為善人。鄰裡中貧困之人,多半在他家吃飯。
有一年歲末,一鄰居老人,來吃了飯以後,坐在店裡的帳櫃旁,很長時間不走。店伙打開錢櫃,少了十塊錢,到處找不到,都懷疑這位老人,就搜他的身,果然搜到了。當時在場的人七嘴八舌地辱罵他,這位老人被罵得羞愧難當,幾無容身之地。恰好此時,費先生出來,詢問情況後說:“你們真搞錯了!是我因為他貧困,拿了給他的,忘了告訴你們。你們怎麼能這樣辱罵他!”又對這位老人謝罪說:“他們不知道,你千萬不要見怪!你老先生也太遲鈍,為什麼不告訴他們這是我送給你的哩,而甘願受罵!”又說:“剛才你說這十塊錢還不夠,再拿四千銅錢去。作過年錢。”鄰老就拿了錢,拜謝而去。費先生的為人行事,大都類似這樣。後來得了個孫子,就是耕亭先生,他由己卯會試中頭榜,而官至福建糧道(糧食廳長)。費老先生屢次得封诰。
上天回報行善之人,的確一絲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