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南懷瑾:財富的去向


那麼人生的目標,有錢只為“飲食男女”嗎?你們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有一首詩,我改了一改,因為不是我有意改的,是它要改:“世事循環望九州,前人財產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更有收人在後頭。”
“世事循環望九州”,世間的事情就是旋轉,跟圓圈一樣循環的。望九州,中國人有九州,世界有九大洲。“前人財產後人收”,前面發了財的人永遠是你的嗎?不會的,會到別人的手上去了,所以說“前人財產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後人有了財產你不要高興,“更有收人在後頭”。我看了九十年看了這麼多,升官這麼大,發財這麼厲害,到最後都沒有了,所以說“世事循環望九州,前人財產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更有收人在後頭。”  
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在道理上要懂得是非你之所有,不是你所有,屬於你所用,歸你所用。財富永遠不屬於你,只是給你所用,不是你所有。賺了一塊錢,你只能夠五分之一歸你用,任何一個人賺一塊錢,一塊錢賺的五分之一給你。第一份是政府,第二份“土匪”要搶一點,所以你賺的錢這兩份要扣掉,王賊要扣掉,你只有五分之三。然後疾病生病你要扣掉,還有眷屬、父母、朋友、災難,所以只有五分之一被你所用,並非你所有,你還是兩手空空。所有人財富的道理都是這樣。
希望把自己的人生的理念搞清楚,有自己的商業道德行為,這是最重要的,不能夠依賴政府、不能依賴社會,要幫助政府、幫助社會,自律的發展起來,這是我今天濃縮時間最後一句話貢獻給大家的。
《南懷瑾講商業道德》
-------------------------------------
所以我常常給大家講,有一個經濟學你們沒有看過,釋迦牟尼佛的經濟學。釋迦牟尼佛他講一個原理,他說這個錢啊,你只有五分之一的臨時支配權,有五分之四不屬於你的,財富多的也一樣。他說第一份要給政府;第二份是盜賊的,騙你、搶你的、偷你的錢;第三份屬於你的疾病;第四份屬於你的家人、兄弟、朋友。除了這個以外,你只剩下五分之一。這五分之一,還並非你的所有,只是你臨時可以支配使用而已。我說他的經濟學最高了,其實那五分之一也要自己真正用了,而且用對了,才是有效的。又有一說,世間財物,為五眾所享,“王、賊、水、火、惡子”。
《漫談中國文化──金融 · 企業 · 國學》
------------------------------------------
南懷瑾老師在向浙商講財富觀時說:“天下財富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即皇糧國稅,不可或缺;二是盜賊所有,貧富過於懸殊,必然引發非理性分配,盜賊禁而不止,固有其一;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續,生老病痛,終有一用;四是災害所有,水災火災,天塌地陷,付之東流;五是惡之所有,敗績敗家,不能一以貫之,終致散失。如果把財富的去路搞明白了,來路的追逐也沒有必要太執著了。”
南懷瑾說,錢財不是固有和固定的,是無時無刻都在地下潛行的,今天歸你,明天不知在何方。財富易手,都是常態,真正的智者,要按照轉換趨勢對事業進行散布,按照天下財富共有的規則要有意識地進行散財,按照智性是本、理性是道的要義對情緒進行控制和散發。散布,是事業布局;散財,是財富布施;散發,是情緒布防。
對我們普通人來講,賺點小錢有點積蓄,遠沒達到人們現代觀念上財富的標准、厚度,雖不會有“在巨富中死去是恥辱的”擔心和恐慌,但也要盡量做到按照天下財富共有的規則有意識去散財、布財,幫助那些被災害、盜賊、健康等原因掠去財富的人。  
南懷瑾的財富觀對我們的啟示意義在於,看清了財富的去向後,我們可以積極地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省去一些“去病所有”;教育好子女,警惕驕奢淫逸、保持簡樸生活習慣,杜絕“惡之所有”;勤學多思、注意安全、學會辨別和判斷,減少“盜賊所有”和“災害所有”;心態坦然平和,保證“王者所有”。以更加平和的心境淡然地面對財富的得與失。  
財富的去向已明,對於財富來路的追逐也沒必要太過執著了,不必太過捨命賭氣聚財。當然,你盡可以有追求財富的念想,一夜暴富的奢望,但終究應拿得起,放得下。
《南懷瑾的財富觀》
----------------------------
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帶了20個民營企業家到太湖廟港大學堂聽南懷瑾老師講學,希望能夠給企業家安裝上一顆人文心,南懷瑾老師90多歲的高齡,他對浙江的民營企業講了一個價值觀問題。
南懷瑾老師說“天下財富”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皇糧國稅不可或缺;二是盜賊所有,社會兩極分化,必然要引發非理性分配,盜賊禁而不止,固有其一;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續,生老病死終有一用;四是災害所有,水災、火災、災害塌陷付之東流,所以不要心疼,本來這個錢救災赈災也是一部分;五是惡子所有,敗家子,敗績敗家不能一以貫之,富不過三代。所以你把財富關系想的這麼通,把財富的去路搞清楚了,來路的追逐也沒有必要再執著了。
情緒沖動、情緒失落都可以得到散發,引而不發,發而中節的可能性就大了,因此只有散財的價值觀才有散發的情緒場,這是南老說的。他說有些財富守得這麼牢干什麼?他告訴企業家,經濟發達的地方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最早戰國時期經濟最發達是山東臨缁,後來唐代最發達是揚州,宋代最發達在福建泉州,清代末年才到上海吳淞。他給了我們一個大膽的想象空間,經濟重心不是一成不變,它世易時移。
南懷瑾老師講三個觀點,情緒要散發,最好不要發,不發謂之中,情緒要發出來但是要有節制,謂之和,致中和,所以情緒要散發;財富積累要散財;投資落腳點要散布。所以,在人文教育方面,要重建價值觀,這個問題很重要。
《鄭宇民講拜訪南懷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